让历史有了当代精神的慧眼
发布时间:2024-01-24 13:02

  近日,笔者收到好友扎希先生赠送的由他译注的《执一不二——的诗笔记》(以下简称《执一不二》)。将书掂在手里,顿觉厚重,全书共800多页,16000余行,体量很大,而更吸引我眼球的则是书封面显赫入眼的三个字“诗笔记”。翻看全书方知,这是以诗歌的体例形式翻译注录的《吕氏春秋》。无疑,这是译者一种有意义的创新性探索。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古代巨著,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6卷160篇,共计20余万字。作为中国史上首部有意识融贯诸子的主编制著作,《吕氏春秋》的内容异常丰富,囊括了先秦诸子百家之学。笔者认为,《执一不二》译者将《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执一”“不二”合体为诗译本书名,是译者用自己的方式所作的独特表达。

  《吕氏春秋》的辞采可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历来各方评价甚高。例如:汉代桓谭《新论》称“其事约艳”,宋代高似孙《子略》评为“采精录异,成一家言”,清代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序》称赞“其书沈博绝丽”,近人吕思勉也有“艺林瑰宝”之评价。通观全书,其文采手法主要表现在:多譬善喻、奇幻的神话传说、多彩的寓言故事、细腻的描摹、形象的刻画、质朴简劲的语言、异彩纷呈的词句。如何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吕氏春秋》的辞采,还原其描摹的画面场景,理解文字背后的精神要髓,一直是历代文人努力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吕氏春秋》从先秦流传至东汉,人们在阅读理解方面就已产生诸多困难,需要有人对原书作解词顺义的工作,也正是这种情况,促使高诱及后世学者纷纷为《吕氏春秋》作注。可以说,在保存古籍方面,高诱等人功不可没。作为一代注经大师,高诱鼓励后代注家要扬长避短,共同使《吕氏春秋》的思想内容发扬光大。

  应该说,为让后人更好地理解《吕氏春秋》的内涵和精髓,前人在注录方面已经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然而,时过境迁,今天的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审美、文字书写方式等方面与两千多年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该如何用当代人的眼光去审视和理解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呢?笔者认为,赏心悦目、拓展视野、引发哲思、凝心聚力,是《执一不二》译者的一番美意。据笔者了解,作为哲学博士的扎希先生不但是一位资深的记者,还是一位诗歌爱好者,他有很多诗歌作品见诸各大报刊,有的作品干脆被曲作者“拿”去谱曲。新冠疫情期间,译者别无他顾,专心致志研读《吕氏春秋》及其各版注录本。随着研读的深入,译者诗兴大发——何不用诗歌形式为《吕氏春秋》译注?“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扎希先生用自己的方式让今天的读者去“体会两千多年前志在实现华夏大一统的中华民族的豪士英杰们势在必得的气势和雄心、格局和感情,进而去深切地感受他们的脉搏和心跳、呼吸和情绪”。

  笔者认为,扎希先生笔下的译文不但精炼、形象,还有文字音调的和谐韵律,以及句幅长短的鲜明节奏,更透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想象。

  作为音乐学学术出身的笔者,尤其聚焦在先秦诸子对音乐的广泛论述——儒家的“礼乐教化”、墨家的“非乐”、老子的“自然之道”和庄子的“至乐无乐”等等。《吕氏春秋》中关于音乐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十二纪·仲夏纪》和《十二纪·季夏纪》中的《大乐》《侈乐》《适音》《古乐》《音律》《音初》《制乐》《明理》等篇,涉及音乐的社会功能、艺术特质、审美欣赏以及地域特色等多方面,内容极为宽泛并呈现出独特的样貌。其中,关于音乐的论述兼取了诸家学说之长,尤以儒家为要义,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艺术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了以公、平、合、适为特征的音乐理论体系。这些对后世美学及其文艺理论均有深刻影响的音乐艺术论,如果单从音乐史学的角度去学习和理解,未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扎希先生的《执一不二》恰恰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笔者学习和理解先秦诸子百家关于音乐的重要论述和论点,弥补了笔者以往在此方面学习的不足,为我们深刻挖掘古人的文艺美学思想提供了更加宽敞的通道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