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智库 百年民生路系列研究——中国体育百年
发布时间:2024-01-26 23:48

  原创 体育发展研究中心 民生智库 收录于线年是中国百年华诞。百年波澜壮阔,百年风雨兼程。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100年来,中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顽强拼搏,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为中国最早专注于公共事务领域的社会研究智库,民生智库以“为社会思考、为国家献策、为人民发声”为己任,组织专家队伍对中国百年民生发展历程开展了专题研究,回顾百年征程,梳理发展脉络,总结基本经验,展望未来趋势,撰写出建党百年民生研究系列报告。今天推出《百年民生路系列研究——中国体育百年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近代体育的开端自洋务运动时期引入,主要以军事化体育为主,后发展到北洋政府时期,体育开始在精英阶层日渐盛行,此时体育仍是军阀割据的工具和资产阶级娱乐的方式。

  在五四运动新思潮推动下,中国创始人和进步人士开始谴责学校精英式体育教育和“以兵操为主”的军国民主义体育。民国时期,体育逐渐摆脱外国人的掌控,发展成中国自己的体育组织,如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也开始参加国际性的体育运动竞赛,但是体育事业并未得到民国时期历届政府的重视。在1932年仅派出刘长春一人,首次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奥运会,后在当地华人华侨捐助下才凑够路费回到祖国。

  与此同时,中国从人民大众的利益出发,率先在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推行群众性体育运动。在抗战的军事环境和经济条件中,逐渐在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根据地形成了因地制宜、节约成本的原则。将现代体育与民族性、地方性的体育项目或文艺、风俗活动相结合,并以发动群众的方式来推动群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这种将群众体育和政治运动紧密融合的“赤色体育”(又称“红色体育”)模式,对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个阶段的体育由政府组织负责创办,在政府的积极领导下,体育制度、体育机构以及体育组织等体育活动相继展开。体育不但发展成为很多人的娱乐活动,还属于一种全民体育活动。在这个阶段,体育已经发展成为全民体育活动,特别是政治经济制度,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很大改变,为解决当时我国面临的问题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

  第一阶段(1949-1954年):我国体育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发展,和提升人们体质以及发展体育运动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这个时期,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建国之后,中央政府对于体育工作尤为重视,并且将体育事业提上日程,组织召开“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另外还创办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1949年11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公布第一套广播体操,这套体操非常容易,并且适合所有人民群众。经过40多年的发展,广播体操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目前已经公布的广播体操一共有七套。此外,国家体委还对钢铁工人操、煤矿工人操以及纺织工人操进行编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家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种特征编制各种生产操,与各种病情相结合编出多样化的保健操,特别是为中小学生编制眼保健操,使得中小学生能够实现健康发展。

  第二阶段(1954-1966年):这个时期提出了国家体育方针政策,为我国体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954年中央批准国家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党的一项比较关键的任务就是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使得人们能够实现健康发展,这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活动的通知》,其中规定每天上午和下午工作时间中抽出十分钟做工间操,倡导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另外还颁布并实施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60年代,这一制度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30多年的时间里达到各级标准的已经有2亿多人,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广泛地参与到锻炼中,进而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水平的运动员,为他们的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195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到全国人民都应该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机关青年、部队以及学校和厂矿等,促使人们的体质得到提升。周恩来总理在1959年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做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就体育工作来说,应该得到快速普及。促使群众性体育运动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从而使得我国的体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党中央在1960年的《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中提到只要是能够开展的体育运动都应该积极的提倡,例如打太极拳、跑步以及做体操等等。因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的进展情况。所以,积极的鼓励和倡导群众参与体育活动中,使得群众体育活动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另外与我国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不断实践,进一步总结出因地制宜,业余以及自愿的原则。

  第三阶段(1966-1978年):这个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对于我国的体育发展形成一定影响。体育管理部门随着的展开被解散和撤销。同时,体育场也开始改建,我国的体育事业受到重创。

  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国家制定了体育发展目标,致力于将我国发展成为21世纪体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积极的倡导为国争光和振兴中华的精神。这个时期,体育被重新定位,同时拥有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信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竞技体育特殊使命开始迸发出来。

  1979年,伴随着我国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恢复,体育成为国家外交宣传的方式之一,通过体育打造国家形象、塑造国家实力,尽快融入国际社会成为体育的新定位,竞技体育成为一种外交展示和政治宣传的方式。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大赛中取得显著的发展成绩,以此为标准,致力于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的运动员。1900年之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家的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同时展示国家外交和形象的方法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奥运争光与全民健身计划,通过竞技体育夺取国际大赛成绩、为国争光;通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利用体育推动国家建设的政治价值依然强烈。

  自从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事业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国家体委在1979年指出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前进,群众体育工作应该积极地展开,尤其要重视学校体育。同时,积极的组织工农人员参与工农体育活动,另外还需要强化少年儿童的业余训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业余训练和群众体育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就体育传统项目来说,有200多万学生融入到训练中,工农体育也如火如荼的展开,社会办体育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不但拥有各个行业以及各个部门的支持,同时还集中个人资助、社会团体及集体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大力新建学校,修建体育场地,同时也有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为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大力支持。目前从乡村到城市,男女老少对于体育活动都非常的热爱,伤残人员也非常喜爱体育活动,他们积极的融入到体育活动训练中,活动的内容不但包含近代体育,还包含医疗体育、家庭体育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等等。群众体育得到进一步拓展,体育运动的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

  中央在1984年10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新中国成立之后,在35年的时间里,体育事业取得快速发展,此外,提到我国的体育事业相比较世界先进水平,体育普及程度以及发展规模存在的差距是比较大的,规定全党全社会对于体育工作要尤为重视,使得全民族的体育运动得到快速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我国体育事业实现了转型发展,并且对于体育事业给出明确的规定,致力于将我国从体育大国进一步发展为体育强国。2013年,党的18届三中全会中,特别提到我国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也面临艰难阶段,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进行,竞技体育取得了显著发展成绩,竞技强国的国际形象越来越突出,体育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一种重要的动力源,体育文化取得了快速发展。我国体育向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全民健身三个方面蓬勃发展,体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科技的进步与体育技能水平相互作用螺旋式提升,民众健身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等等。

  体育事业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健康中国2030》《健身强国建设》等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体育相关科技、互联网发展、让赛事观看、体育娱乐和体育健身参与程度等井喷式增长。线上健身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民众主要居家健身形式等。

  习在2017年的8月会见全国先进体育工作者,其中明确指出,体育对于国家振兴和繁荣昌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将体育发展提上日程,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使得我国体育发展能够步入新的台阶,同时确保建设体育强国的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2019年的9月份,对于今后30年中国体育发展方面做出重要的战略部署。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居家工作、学习、生活成为常态,居家体育锻炼也成为此时大众主要的体育锻炼方式。一方面权威机构及时提供了居家健身方法,如呼吸操、八段锦的锻炼方法,以及体育总局在2020年2月12日发布了《居家健身抗击疫情——幼儿、青少年居家锻炼方法》等,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传播触达大众;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健身APP和在线健身课程,让人们在家就可能进行较为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疫情期间用户量激增,成为一种潮流。这些对在被迫封闭和人心惶惶的环境下,人们出现的过度烦躁和焦虑等负面心理与情绪起到一定的缓解,并且通过居家健身能够有效提升民众自身身体素质,增加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也帮助民众坚定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念,这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和民众对疫情防控工作支持与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